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图(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图片)

2024-06-15 1998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手机快充存在安全隐患,行业发展陷危机「图」
  2. VR有发展趋势吗
  3. 文旅产业发展环境趋势如何未来会怎么样发展

1、尽管手机电池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电池从早期的镍铬电池、镍氢电池直至现在的锂电池,电池容量不断提升,电池体积不断缩减,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机使用需求,手机已经完全渗透进阅读、社交、支付、娱乐等诸多生活场景当中。与之产生矛盾的是手机性能提升带来功耗的大幅提升,手机从原来的一周一充逐渐变成现在的一天多充,主要原因是手机屏幕、CPU、通讯等方面耗电量的增长。受限于锂电池本身物理特性以及手机机身大小、重量、散热性能、成本等因素,目前手机电池容量整体增速较慢,因此快充成为了提高电池续航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

  

2、快充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整手机充电时的电压和电流值,从而缩短手机的充电时间。目前传统的快速充电技术主要为低压高电流技术和高压低电流技术。所谓高压低电流技术就是在充电器、充电线等接口最大承载电流的限制下,充电器输出高电压以提高传输功率。再在手机端通过降压电路将高压低电流转换为电池可承受的低压高电流进行大电流充电。而低压高电流则是充电器直接输出高电流到手机电池端进行大电流充电。但是随着电芯、数据线、接口等技术不断发展,高压高电流方案正在成为主流,从目前快充充电器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新技术、新材料已经逐渐解决了散热、功耗等方面的问题,更便携、安全、功率更大的快速充电器已经走向市场。

  

3、手机有线充电器主要由塑料外壳、金属插脚、USB接口、PCB板、控制芯片、变压器、MOS管、被动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辅材(如绝缘胶)等零部件或材料组成。从成本结构上来看,芯片属于价值含量较高的部分,因此主要被海外公司所垄断,国内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其价值约占手机充电器成本的10%左右。而在下游充电器前装代工厂当中,赛尔康、奥海科技、伟创力、飞宏科技、雅达电子、光宝科技等,均有知名手机电脑厂商作为企业客户。由于前装代工厂主要为品牌厂商提供充电产品代工服务,因此对于工艺水准、良品率、产能规模、自动化程度、成本等要求较高。相比之下以自有品牌为主的后装市场由于主要面向零售端,产品需求偏向多元化,因此竞争更加激烈、行业的利润率也更高。

  

4、电源充储电产品直接与外部电源网连接,很容易对人体造成各种伤害,因此在安规认证中,电源产品一直是作为强制性要求,取得这些认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就给行业形成了隐性的准入壁垒。特别是近年来智能充电产品发展迅猛,充电器朝着便携化、功率密度提升、发热量及损耗越来越小、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因此导致其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氮化镓USB PD快充技术是自2018年以来快充行业发展的新技术,被各大品牌的快充产品所采用。随着苹果将在未来产品中取消原装充电器,未来快速充电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大幅度提升,2019年全球安卓手机出货量约在6-7亿部之间,考虑到每台手机需要30W左右的原装充电器;估计全球苹果手机保有量约为15亿部,而苹果未来的需求将主要来自零售端,因此未来三年预计全球快速充电行业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5、 2020年9月16日,腾讯安全玄武实验室发布的一项命名为BadPower的安全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攻击者可以利用快充设备固件控制充电行为,在被植入恶意程序后即使手机充满电的情况下继续充电,最后导致手机电池燃爆。一般而言快速充电器的内部往往有专用的辅助芯片实现设备与充电器之间的连接渠道,特别是在快速充电标准化之后为了实现设备兼容充电器内部往往存在未来的升级接口。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快充设备都存在升级接口易被攻击的类似问题,恶意攻击者可先入侵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并植入恶意代码,当这些终端连接快充设备充电时就会改写快充设备的固件,攻击代码还可以在不同的手机和快充充电器混插的时候交叉传播。而近六成具备成品后通过USB口更新固件的功能。使用这些芯片制造产品时需要在设计和实现上充分考虑安全,否则就可能导致BadPower问题。

  

6、面对上述的BadPower问题,无线充电技术或成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或其他交流感应原理来进行电力传输的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传输和接收设备之间实现了电流隔离,在使用时安全性更高,另外省去了体积较大的充电器,实现接收设备的小型化,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主流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电磁感应、磁场共振、微波方式以及电场耦合式,其中电磁感应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技术。但是无线充电目前最大的痛点在于充电速度远远低于有线充电,特别是充电工作距离较短,传输距离越远功率损耗越大,传输效率越低,如果盲目增大功率则会导致手机电池健康程度受到影响。如何解决功率、散热以及使用灵活程度三者之间的矛盾是无线充电技术能否进一步推广的关键。

  

7、无线充电行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方案设计、芯片、线圈、磁性材料以及模组制造,其中方案设计和电源芯片环节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利润率,约占产业全部价值的60%。目前国内厂商主要涉及磁性材料、模组组装领域,其中就包括合力泰(蓝沛)、横店东磁、宁波韵升、天通等企业。而目前市场上无线充电器主要分为知名品牌和第三方品牌,其中消费电子品牌的无线充电终端由代工厂生产,而第三方品牌产品部分自产部分来自代工,目前在第三方充电器市场方面国内依然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市场格局较为混乱。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未来无线充电将会向更多应用场景拓展。

  

8、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1、 VR的发展趋势还是不错的,下面我们以博物馆行业为例简单说一下。

  

2、为了保护古代文物不受破坏,博物馆的文物都是在展柜中进行展示。导致参观者无法近距离观看文物细节,也看不到被展柜遮挡的部分。虚拟现实博物馆可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文物在虚拟环境中真实还原,不仅可以全面展示文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保护提供了方便。

  

3、虚拟现实博物馆结合多人协同系统,可以多人同时参与到VR场景中,感受虚拟三维场景带来的沉浸感受。更能通过场景重现、故事还原、情境引导等手段最大化地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文物所蕴含的文化。

  

4、虚拟现实博物馆可以将文物实体通过影像数据采集手段,建立起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保存文物原有的各项形式数据和空间关系等重要资源,实现濒危文物资源的科学、高精度和永久的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保存保存。

  

文化旅游市场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文化旅游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西安旅游(000610),众信旅游(002707),丽江股份(002033),黄山旅游(600054),九华旅游(603199)等。

  

本文核心数据:文化旅游元素分类,故宫文创的革新之路,景区沉浸式体验项目,西安短视频与文旅的融合案例, VR线下娱乐规模预测

  

文化元素可以是一个器物,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符号,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具有标志性,能够使人印象深刻,具有独特的不可以取代的特点都可以作为文化元素的一种。这种元素和旅游的相结合,就赋予了旅游项目生命力。在强化旅游文化输出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元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类,精神类和象征符号类。

  

以文化创意与景区特色结合的产品为突破口,展现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打造自主文化品牌与更具有本土化的产品。同时可以融入现代科技,将文化产品应用性提高,能够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更具有延伸性和实用性。

  

故宫从传统文化景点变声“超级网红”离不开文创产品的革新。2013年之前,故宫还是中规中矩的传统旅游景区,旅游拍照看建筑,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样式也秉承着遵循馆藏文物原貌,虽然做工精美还原度较高,但是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

  

在2013年,故宫尝试推出了首个APP《胤祺美人图》,上线两周下载量就超过了20万。用户可以通过APP从十二幅画像中了解清朝的宫廷生活。随后故宫推出了朝珠耳机等周边热卖产品,故宫文创产品开始以新颖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

  

到了2015年,故宫的文创产品将传统人物形象赋予了表情包化的表现形式,更贴合现在的生活环境,产品一经推出,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疯抢。。例如奏折样式的笔记本,云鹤文和纸胶带套装,故宫建筑3D便签条等使得文创商品同时兼具创意性和实用性。

  

至今,故宫文创在天猫,京东等平台都开设了自己的店铺,而且在官网上也专门设立了文创的板块,手机游戏,动画,笔记本,雨伞等各式周边都一一推出。

  

3、创新体验业态多种方式深度演绎文化

  

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已经开始在许多经典被广泛的采用和推广。通过重新构建消费场景,实现多种方式的旅游体验,并且利用科技技术,提升游客的沉浸式感观。园区围绕主题来对元素主题故事进行情感设计,氛围设计,活动设计等,融合多元化的消费盈利业态,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消费常在空间。

  

利用技术的提升来增加体验感是许多景点增加沉浸式体验首选的方式之一。通过利用VR,AR等新兴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感观营造,角色塑造,实景演绎,虚景再现等体验形式,增加消费者粘性。目前富士山,迪士尼,故宫,华清宫等景点已设有沉浸式体验项目。

  

另一种沉浸式体验为通过建筑、布景等形成庞大的主题式园区,通过大环境设身处地的让游览者融入体验沉浸享受。例如江西爆红的葛仙村度假区。

  

江西爆红的葛仙村度假区2019年建成开始运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位列江西旅游前三,主要原因是度假区着力打造沉浸式夜游新体验。景区根据文化历史背景,以葛仙山修行的故事为文化元素,加上融合道家的文化内核和要素,结合古典山水画意境打造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通过运用声光电,水雾火,全息投影,激光等技术,推出逛仙街,汉服提灯游园,沉浸式体验古代节日游园盛会生活景象等。

  

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拓展传播边界,扩大受众传播范围。2020年疫情的影响,短视频平台流量增加快速,通过文化元素的传递带动地区旅游行业。同时也让大众都参与到文旅内容的二次创作中。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在抖音上的点击频率,讨论热度等都曾居高不下,许多网友为了体验前去打卡摔碗酒″、“毛笔酥”、“不倒翁小姐姐”等网红景点。

  

数据显示,“不倒翁小姐姐”走红之后,西安大唐不夜城旅游热度同比上420.77%。同样以抖音网红而出圈的还有西安的“摔碗酒”。

  

5、未来数字科技时代将强化文旅体验

  

在数字科技时代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国旅客对个性化体验的需求都在显著提升。据《全球数字旅客调研》显示,44%的各年龄段受访者表示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对旅游业来说具备价值。市场分析机构Greenlight Insights发布了VR线下市场调查报告《Loca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Industry Report》显示,全球范围内,VR线下娱乐的场馆数量在2019年增加到超过13000个,到2023年增长到超24500个。

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图(耳机行业发展趋势图片)

  

未来数字科技发展将重构多样化的旅游场景体验,从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丰富全场景的旅游智慧空间。以数字创意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利用前沿数字化技术推动业态创新,增强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科技时代的旅游+文化的发展。


复制成功